找到相关内容1147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妙莲法师答:为什么你对世间还看不破、放不下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因为你还不了解世间、还没看透世间的真象。只要你把无量寿经下卷读一读,就能真正明白世间、看破世间,这何等自在!世人将世间苦错看为乐,难怪他们颠倒。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140711965.html
  • 素食怕人家笑话我,怎么办?

      答:我认为,你首先要把为什么素食的道理弄明白,只有把素食的重要意义明白了,你自会理直气壮地宣布吃素食,而不再怕人笑话你,倘若人家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来时,你也会应付裕如了。记得丰子恺居士在《护生画集》中,就有一幅画,题为“亲摘园中蔬,敬奉君子宴。”他称“素宴”为“君子宴”,可见素食是一种非常高尚文明的行为,这样,我们吃素难道还会怕人家笑话吗?只有残忍的杀生,以动物的生命换来的宴会,才是“食肉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1/19273812033.html
  • 五阴山压自性

    蚀本了,然后现在人命又背上了。你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家劫舍,焉能不杀人呢?就杀人!所以你这个自性压到五阴山底下,就有六根、六尘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劫。明白吗?你明白这个道理了,我这一堂经就没有白讲;没有明白吗?没有明白,要慢慢去学。 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1433295577.html
  • 问:我已吃素,能不能为子女烧荤菜?

    答:你既已吃素,一定已明白素食的意义,子女们只因工作忙碌,只要他们预先把荤菜买好、洗净,你帮他们烧烧,我看也无不可;但绝对不能亲手杀生,这一点应向子女们讲明、为了洁净,建议你用的锅、刀、砧板等,最好素荤分开为宜。

    佚名

    素食|家庭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12/12242419498.html
  • 问:知道佛法,吝啬不向人讲,有没有罪过?

    自己明白佛法的道理,有人请问,吝啬不向人宣说,是有罪过的, 第一、此人忘恩负义,不知报三宝(梵语tri-ratna)恩故。 第二、对自己而言,自心自私自利,我执深重,不得解脱,得愚痴(梵语modha)果报故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3377797.html
  • 糊涂债

    有的欠人做妻子的债,有的欠人做丈夫的债,有的欠人做儿子的债,有的欠人做女儿的债。所谓“父母的饥荒,伦常的账码”,种种的因缘,乃促成你我今生命运的安排。可是一般人不明白一切都是前因后果、定业难逃遁,所以...佛理便明白一点。可是,今天明白了,明天又糊涂了。后天又想明白,大后天又糊涂了。如是变成“智愚平等”的局面,智慧和愚痴平均。糊涂时便不想修道,明白时便想修道。可是修道的时候很少,糊涂的时候很多。因此,所修...

    宣化上人开示

    |贪欲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2113215348.html
  • 关于“悟”与梦中梦谈

    关于“悟”与梦中梦谈   越尘居士  梦兄好学,麻子只好现丑。下述只是一管之见,别当定论。   先讲悟,梦兄认为“悟是明白的意思”。作为通用语义,梦兄没错,作为佛法专用语义,非也。哪里不对了?得先看到“明白”两字隐含了个对立:你,主体──明白,动词(作)──什么东西,客体。这不是语法,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通用模式,人类(除极少数圣人)都不能离开这种能(主)所(客)对立,语言就更在其中了。   佛法...

    越尘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474538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先悟后修?先修后悟?

      问:先悟后修?先修后悟? (重庆见明法师)   月溪禅师答:先修后悟,宜先明白此道理,照此法门去修,然后悟道,此悟乃证悟之悟,非解悟之悟;先悟后修,此悟乃由解悟修到证悟。伪山和尚说:汝等豁然贯通,修不修是两头语,除却习气就是修也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90410984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为什么和尚不结婚?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?

      上海陈宝宾   问:为什么和尚不结婚?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?   月溪禅师答:和尚不结婚,是因结婚以后有子女的累赘,为家务事缠缚,不能何担如来阿弥陀佛,到处宏扬佛法,普渡众生;佛说: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佛是教一切众生明白本有佛性,不受生死轮回的痛苦,不是教一切人都出家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531311048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如何运用般若智慧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有般若智慧是指:当我们的六根对六尘——眼见色、耳闻声···时都是明明白白,虽明白而无分别心。就像明镜照山河万物,所谓:山来山现、水来水现,一切人物照得历历分明,而不因其去来生憎爱苦乐。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190411973.html